近日,由上海市黄浦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、上海市黄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、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、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联合编制的《公共建筑碳效评价导则》(DB 31101/Z 022—2024)正式发布,并于2024年12月27日实施。
上海建科院作为技术支撑单位,在上海市黄浦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下,全面负责该导则相关内容研究、导则起草和典型案例试算等工作。该导则结合黄浦区特点,从“碳”视角出发,建立了碳排放强度和低碳技术利用多维度综合碳效评价方法,进行公共建筑碳效分等级评价,实现公共建筑 “碳效”赋码标识,积极引导建筑业主或运营单位主动采取能源结构调整、可再生能源应用等降碳措施,助力双碳目标实现。
该导则是上海市首部公共建筑碳效技术文件,为黄浦区碳效评价有序规范发展提供标准依据,为建筑领域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发挥积极作用。
碳效码定义示意图
黄浦区《公共建筑碳效评价导则》审查会
基于黄浦区公共建筑碳效评价工作成果,上海建科院联合主编的上海市地标《公共建筑碳效评价导则》于2024年上半年成功立项。同时,为积极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中央会议精神,加快实现建筑领域碳排放双控相关新机制制度建设,上海建科院主编上海市地标《建筑碳排放核算标准》、团体标准《长三角公共建筑运行碳中和标准》、《公共建筑碳审计》等标准,助力建筑领域碳排放双控目标的实现。
[徐汇本部] 上海市宛平南路75号
[莘庄园区]上海市申旺路519号
[金山园区]上海市金流路892号